Luoyang shining Induction Heating Co, Ltd Luoyang shining Induction Heating Co, Ltd Luoyang shining Induction Heating Co, Ltd

Luoyang shining Induction Heating Co, Ltd

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我国感应加热领域的泰斗--沈庆通

发布时间:2015-05-23点击:1290

  在网上看到评价我们公司教授级高工沈工的文章,由不得的产生出一种骄傲感和集体荣誉感,为我们升华有这样务实、无私的长辈感到无比自豪。以下节选自《金属加工》的一篇文章:

  沈庆通,我国感应加热领域的泰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和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基础制造工艺,国家工业之根本,装备制造业之核心,其从业人员的面孔在机器转动的长河中匆忙闪过,远没有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为传颂属于此行业的智慧与情怀,《金属加工》热加工特推出新栏目“机械工人”,述说那些有关激情、有关责任、有关感动的故事。

  没有鲜花与掌声,我们是最忠实的倾听者,所有钦佩与祝福在无声中流淌;无需诺言或仪式,把热情洋溢在铁屑与轰鸣中,也许若干年后我就成了他……

  本期为您讲述我国感应加热领域的泰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庆通。

  在洛阳高新升华感应加热有限公司,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虽然年迈,但精神抖擞。上班的时候,他不是在办公室计算机旁忙于案头工作,就是在会议室的长桌旁参加技术方案讨论。作为公司原总工程师和技术总监,他一直是公司的灵魂、领导的参谋、技术人员的恩师与益友。他就是我国感应加热领域的泰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庆通。

  我国感应加热领域的泰斗沈庆通

  我与沈老的相识也是源于感应加热。20世纪60年代,沈老担任导师,在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培训阿尔巴尼亚实习生,我们共同把原来学习机械工艺的工程师培养成了阿尔巴尼亚最大机械制造厂的热处理领军人。后来,我们又一起接待了俄罗斯感应加热专家К.З.舍佩利亚科夫斯基教授,美籍俄罗斯人B.C.涅姆科夫博士,以及FLUXTROL公司Robert.S.鲁芬尼总经理。在感应热处理领域,我们一起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合作与交往中,我见证了沈老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积极开朗的生活态度,从沈老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令我受益匪浅。

  沈老出生于1930年2月,浙江省平湖市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从离开校门的第一天起,他就满怀热情地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听到国家要建造汽车制造厂时,沈老写信给相关部门,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毅然加入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大军。他刚到汽车厂,接受的任务是参加筹建工具热处理车间,并被任命为高周波淬火负责人。高周波淬火在当时是一门新的热处理技术,刚从苏联引进了新设备与新工艺,一切都要从头学。通过培训与自学,沈老很快掌握了设备使用与工艺,完成了由当时一机部汽车局下发的“部属各厂使用高周波电流感应加热技术文件”的校对任务。1956年,在进口专用感应淬火装置未到达前,他在通用淬火设备上,用自己设计的感应器处理了第一批底盘高频淬火件,为解放牌汽车的顺利投产做出了贡献。后来,沈老与前苏联专家П.А.兰金一起调试进口高、中频电源,以及第一批汽车感应淬火件的工艺,较快掌握了这门新技术。

  随着国家建设的推进,建设拖拉机厂的项目也提上了日程。刚刚在长春参与制造第一台解放牌汽车的沈老,又转身来到洛阳,参加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的试制。当时一拖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他负责开办培训班,编写第一本高频热处理讲义,与前苏联高频电流研究院专家П.Б.萨莫伊洛夫等一起进行各分厂感应加热设备与工艺的调试,完成了全部拖拉机高频淬火件的试生产。此外,他还到北京等地为拖拉机厂订购的非标感应加热设备解决技术难题。

  1980年,由农机部组团,沈老曾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所属工厂考察拖拉机零件热处理工艺与装备。1985年,又亲赴德国AEG-Elotherm公司验收曲轴淬火机成套装备。沈老对进口淬火机床感应器的结构与性能有较深的研究,曾任全国感应加热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处理协会工艺装备委员会委员,迄今仍然担任着《热处理》杂志编委会的高级顾问。1990年以来,沈老潜心研究国内外感应加热新工艺和新装备,致力于进口感应器的国产化,并带领公司职工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具有中国风格的大型曲轴感应器、CVJ(等速联轴节)感应器等。

  沈老一生从事感应加热装备与工艺的研究,曾主持完成了多台肩轴类零件感应淬火、淬火机床测速装置以及多种援外淬火机床设计等课题。1990年,沈老编著的《感应热处理问答》出版,因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得到了众多一线热处理人员的青睐。2008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专著《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在国内热处理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根据广大读者的建议,特别是为了满足一线感应热处理工作者的需求,沈老凭借其超人的毅力,克服了年老多病、视力下降等诸多困难,最终完成了含有300多张插图、近20万字的第三本书稿《感应热处理300问》。他曾经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其中影响较大的文章有:《感应热处理的节能途径》、《感应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感应器设计与制造的新发展》、《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与思考》等。特别是刊登在2010年第5期《热处理》的《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与思考》一文,应俄罗斯《感应加热》杂志的要求,被译成俄文在国外发表。

  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沈老,依然在为其钟爱的感应加热事业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我们衷心祝愿沈老健康长寿,期待他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谱写出更为壮丽的人生篇章

TOP

QQcustomer service

188-388-62012